新年車界展望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在經過了跌宕的2004年,中國汽車產業(yè)界都希望最壞的時候過去,而最好的時候來臨。有句話說:“走過去,前面是個天”!值得廠商和經銷商慶幸的是2005年的車市將更加規(guī)范和井井有條地發(fā)展,既不會“瘋長”,也不會像去年那樣蕭條……在這里,我們大膽地對今年車市作四大預言,希望能夠將2005年車市的雛形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而上海的汽銷公司的四位老總,也借這個時機向本刊表達了他們對于2005年車市的看法和希望。
需求繼續(xù)增長增幅低于去年
中國汽車市場存在的眾多變數(shù),讓經歷了跌宕起伏的2004年的各方人士,在預測今年車市的時候多了幾分謹慎。不少專家在經過認真分析之后,對2005年市場表示出謹慎樂觀的態(tài)度,即市場需求將繼續(xù)增長,但增幅低于2004年,增長可能會在15%左右。
在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市場貿易委員會秘書長張伯順看來,汽車市場需求規(guī)律是市場運行內在作用的結果。有數(shù)據(jù)顯示,當“R值”——車價與人均GDP的比值達到2或3時,即車價相當于人均GDP的2至3倍時,就是轎車進入家庭的臨界點。目前北京、上海和廣東等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R值已經接近4或5的水平,這表明這些地區(qū)距離臨界點越來越近,存在著巨大的市場前景。
根據(jù)美國經濟學家的理論,一個國家的汽車市場要持續(xù)發(fā)展,增幅應為該國GDP的1-1.5倍。目前,經濟界、學術界普遍預測今年全國的GDP增長將達到8%左右。張伯順由此提出,假定以這樣的數(shù)據(jù)推測,2005年轎車市場有12%-15%的增長,是正常的。
對于張伯順的分析,不少專家也有同感。國家統(tǒng)計局工業(yè)交通統(tǒng)計司經濟效益處副處長江源、西南證券汽車分析師董建華,在預計今年的增長時,同樣提出了15%的增長幅度。而那些去年產銷大幅增長、效益很好的汽車廠家,則普遍對今年的車市持樂觀態(tài)度。如汽車界效益最好的企業(yè)廣州本田2004年產銷增長70%以上,北京現(xiàn)代、長安福特、長安集團對今年的車市都非常有信心。他們的預測都是增長20%,甚至更多。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產業(yè)經濟研究部部長劉世錦則預測車市到今年的四五月份可能會有明顯的復蘇。以往的經驗也顯示,如果這一年汽車市場情況不好,次年就會有一個修正。
車價繼續(xù)走低尚未面臨崩盤
多數(shù)汽車經銷商和專家普遍認為今年車價總的態(tài)勢還是會繼續(xù)走低。這是因為,首先,多個廠家已在去年內或今年上半年擴大產能。擴產之后一方面使產能過剩的矛盾更加突出,逼迫廠家降價,同時規(guī)模擴大使單車成本降低,為廠家擴大市場份額留出了降價空間。
其次,2005年關稅的下降使進口車價格下降,有可能打壓國產車,使國產車價格下降。因此降價仍將是今年車市的主旋律。但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產業(yè)經濟研究部部長劉世錦認為,車價不會徹底崩盤。
雖然今年總的趨勢是車價走低,但是對于不同的細分市場,車價的變化將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
經濟型車價格將微調?,F(xiàn)在經濟型車的最低價已突破3萬元,這個價格在世界上來看也是最低的,基本已到了維持成本的底線。在這種情況下再指望經濟型車大幅降價也不太現(xiàn)實。
中檔車價將向10萬元靠攏。今年將還有福特??怂?、標致206等好幾款中檔車勁旅加盟,這一區(qū)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少數(shù)銷量大的車型就有可能大幅降價,以“清理門戶”。
中高檔車還有較大降價空間。今年20萬元以上的市場將會增加皇冠、凱迪拉克、奔馳C級、E級等車型,新車型的加入使本來就相對狹小的中高檔車市場競爭更加劇烈,再加上進口車降價的打壓,今年中高檔車大幅降價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進口車價尚不明朗。今年隨著關稅的降低,進口車的價格應該再降。但是由于一些新政策的推行,進口車漲價的因素也存在,因此它如何變化,現(xiàn)在尚不太明朗。
新車競爭趨烈進口將成熱點
2004年是中國汽車界,尤其是乘用車方面新車推出最多的一年。進入2005年,汽車生產廠家不僅在價格上,而且也會在新車型上血拼到底。畢竟,在充滿殺戮的車市中前行,兩條腿走路還是比較穩(wěn)的。
在中高檔轎車方面,獨霸國內豪華車市的奧迪A6今年將有換代車型新A6推出;北京奔馳E級、C級雙箭齊發(fā),將在中國車壇掀起B(yǎng)enz旋風;一汽豐田同樣兵分兩路,新皇冠對陣奧迪A6、奔馳E級,MarkX將迎戰(zhàn)日產天籟。
而馬自達6的衍生版本今年起也將陸續(xù)投產。別克君威換代車型Lacrosse今年將在美國投放,引入中國只是時間問題;現(xiàn)代索納塔NF完全顛覆了老款索納塔EF的設計理念,將成為北京現(xiàn)代持續(xù)擴張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籌碼。三菱戈藍和克萊斯勒300C的國產將使得中高檔車市格局進一步走向裂變;而一汽大眾寶來重振雄風的希望也寄托在PQ35平臺生產的寶來A5之上。
隨著車價的持續(xù)下降和國民收入的增加,10萬元左右的緊湊型轎車已經成為家用車購買者的主要選擇。2005年內標致206能否在中國續(xù)寫橫掃歐羅巴的傳奇,無疑是緊湊型轎車市場最大看點;而馬自達2將與本田飛度展開新一輪廝殺。
另外,2005年國內的進口車市場有太多的理由成為熱點。
雖然我們很難將今年來到中國市場的進口車一網打盡,但以下這些新車,將肯定是我們關注的主角:大眾布加迪、VOLVOS40-T5、捷豹XJ8-3.0、瑪薩拉帝總裁、路虎發(fā)現(xiàn)者3、標致807、雷諾新梅甘娜、LEXUSGS300、阿斯頓-馬丁DB7、保時捷新911敞篷版。
更多利好政策推動車市發(fā)展
去年,不少新政策的出臺激活了原本低迷的車市;今年更多利好新政策的頒布更將給中國車市打上“強心劑”。
首先,個人有望直接進行二手車交易,而且買二手車也能享受到售后服務了。正在制訂的《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有望近期出臺,其中最引起關注的就是新辦法要求二手車經紀公司必須提供售后服務。
其次,進口車市場的政策變動比較大。許可證取消后,代替配額制度來控制進口車市場的新政策將是“登記制”。據(jù)透露,“登記制”實施后,進口車經銷商必須向海關部門申請和登記自己所需進口的品牌和車輛數(shù)量,相關機構將審核后再批準進口或不批準。“車商的資金狀況、經營規(guī)模等都會作為考慮的因素,實施這種登記制說白了也是為了限制進口車進口?!币晃毁Y深業(yè)界人士分析,“這種制度可以起到與許可證相同的作用,即限制進口車涌入市場,從而保護國產車?!?
今年起施行的落地完稅制度雖然會大大增加進口車經銷商的成本和風險,抬高進口車市的門檻,但卻將使進口車市場更加規(guī)范。該制度是指國家將不再設進口車保稅倉庫,取消進口車保稅,實行進口車落地完稅的制度。
此外,去年年底呼之欲出的“燃油稅”政策依然沒有正式推出,相信在2005年私家車車主定可享受到這項新政策帶來的實惠;而北京地區(qū)“新交法”細則的實行已經帶來了不少好處,看來上海地區(qū)的實施細則的公布也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了,希望到時會給機動車駕駛員帶來驚喜!(文/黃靜潔 鄭海陽 張曉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