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思想
自動調整臂的功能應該是精確記錄由于摩擦襯片磨損引起的間隙增加量,并且精確地將剎車間隙調整至正常的工作范圍。
制動時調整臂的角行程可劃分為三部分:
1、間隙角度,對應于制動鼓和摩擦襯片的正常間隙;
2、超量間隙角度,對應于因摩擦襯片磨損而增加的間隙;
3、彈性角度,對應于由制動鼓、摩擦襯片以及制動分泵和制動系統(tǒng)動力傳動時引起的彈性。
間隙自動調整時應盡量避開角行程中的彈性角度。若不區(qū)別超量間隙角度與彈性角度,一律隨時加以補償,將會造成調整過頭,以致引起“拖磨”甚至“抱死”。
自動調整臂工作過程
開始剎車時,調整臂帶動凸輪軸轉過間隙角度和超量間隙角度,并精確記錄產生的磨損。此時凸輪角行程處于間隙區(qū),間隙區(qū)的特點是制動力矩變化不大。
繼續(xù)剎車時,凸輪角行程進入彈性變形區(qū),制動力矩急劇上升,直至車停住。松開踏板,剎車回程,制動力矩下降,凸輪角行程回到間隙區(qū)。自動調整臂根據(jù)剎車時記錄的超量間隙,內部調整機構通過蝸輪帶動凸輪軸轉過一定角度,從而完成一次調整。
1、安裝前,確保制動氣室推桿處于初始位置。
2、將隔離襯套裝到凸輪軸上,貼近氣室支架凸輪軸孔端面,以保證剎車間隙自動調整臂(以下簡稱調整臂)與支架之間合適的間隙。
3、將調整臂安裝到凸輪軸花鍵部分上,應確保調整臂殼體上箭頭所指方向與氣室推桿前進方向一致,對花鍵時盡可能使調整臂接近氣室推桿聯(lián)接叉。順時針旋轉調整臂蝸桿的六方頭,使調整臂逐漸轉入聯(lián)接叉內,直至聯(lián)接叉銷孔與調整臂上的銷孔自然對正,然后將圓柱銷輕松插入并通過聯(lián)接叉和調整臂銷孔,鎖上開口銷(注意:安裝過程中不能改變氣室推桿初始位置;聯(lián)接叉銷孔與調整臂上的銷孔一定要自然對正)。
4、將調整臂的控制臂向其上箭頭所示方向推動,直至推不動為止,目的是為了確保剎車襯片與制動鼓之間的設定間隙。
5、將限位支架預安裝在指定位置,再將控制臂與限位支架角向可靠聯(lián)接,上,最后緊固限位支架于車橋上,緊固力矩不小于20N.m(注意:安裝過程中控制臂的角向位置不能改變,并且保證控制臂的自然形狀,不產生附加應力)。
6、HALDEX公司的改進型剎車間隙自動調整臂,可先將限位支架緊固于指定位置上,緊固力矩不小于20N.m,然后將控制臂推到限位支架方位,再與其角向可靠聯(lián)接,其它要求不變。
7、在凸輪軸軸端裝上調整墊片及開口銷(或軸向限位板、彈簧墊圈及固定螺栓),確保調整臂在凸輪軸軸向有0.5~2mm的間隙,否則重新調整。
8、用扳手順時針旋轉調整臂蝸桿的六方頭,直到轉不動為止,此時剎車蹄片和剎車鼓接觸,然后再逆時針旋轉該蝸桿的六方頭1圈(此時轉動力矩較大,有咔咔的響聲),嚴禁使用風動或電動工具旋轉調整臂蝸桿的六方頭。
9、檢查制動器總成間隙,若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之一者,則需重新裝配或更換制動器零部件,并再按本條進行檢查:①單個制動器總成上下蹄片中部間隙值相差大于0.3mm;②左右制動器總成上下蹄中部對應點間隙值趨勢不一致(如:左制動器上蹄間隙值大,下蹄間隙值小,而右制動器上蹄間隙值小,下蹄間隙值大;或左制動器上蹄小下蹄大,而右制動器上蹄大下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