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日韩一区二区视频播放|亚洲欧洲日韩国内高清|在线视频亚洲一区

下載手機汽配人

中國汽車零部件在國外應對反傾銷的三個案例

作者: 汽配人網 發(fā)表于: 2005-08-17
擋風玻璃:福耀玻璃對美反傾銷取得階段性勝利 日前,美國商務部公布了就來自中國的汽車擋風玻璃行政復審的初裁結果公告,福耀玻璃出口至美國的汽車擋風玻璃2001年9月至2003年3月期間的行政復審的初裁傾銷率,由原11.80%降低至0.13%(小于0.5%視同為零傾銷稅率)。   這場貿易摩擦則最早可追溯到3年以前。2001年3月,美國商務部應美國PPG等三家美國玻璃生產商的要求,開始對中國31家汽車擋風玻璃生產進行反傾銷調查。   在31家中國玻璃公司中,規(guī)模最大的是福耀玻璃,在中國出口美國的所有擋風玻璃制品中,福耀占有70%的份額。同時中國汽車擋風玻璃在美國占有相當大的市場,福耀占有全北美12%的市場份額。 當時福耀玻璃就聘請了美國律師應訴。這次應訴歷時3年有余,其間各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實際上,美國玻璃銷售行業(yè)協會(獨立玻璃委員會)CEO威爾并不認同美國三家公司的說法:“中國玻璃生產商的價格之所以偏低,可能由于他們已經找到節(jié)省成本的方法,如果是這樣,美國公司倒應該學習中國的做法?!睒I(yè)內人士稱,該反傾銷案的核心,在于美國商務部拒絕采用福耀玻璃從其他國家進口的原材料成本,因為美國商務部認為,這些進口材料“可能”受到了政府補貼。   福耀一位負責人曾陳述福耀沒有傾銷行為的四條理由:第一,福耀玻璃用于出口產品的主要原料65%以上是從國外采購的,因此成本是公平的;第二,福耀作為一家外資民營的上市公司,這種機制決定了公司經營只能是市場化;第三,福耀玻璃占中國同類產品出口北美市場數量的60%,而銷售額卻占70%以上,因此,福耀玻璃沒有低于國內同行的出口價格,甚至是最高的;第四,福耀玻璃的財務審計是由國際著名的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執(zhí)行的,因此該事務所出具的財務報告具有絕對的權威性,2000年福耀玻璃盈利1.5億人民幣全部來源于汽車玻璃銷售,凈利潤率近20%,出口北美市場的凈利潤率高達25%以上,說明其出口價格遠高于其國內市場售價。 如果美國商務部在2個月后公告的終裁傾銷率仍然小于0.5%,那么福耀公司將取得最終的勝利。屆時,從2001年9月繳納的反傾銷稅,將退還給該公司。 在此前加拿大企業(yè)的反傾銷應訴中,福耀玻璃大獲全勝。   加拿大案件同樣由玻璃商PPG公司提起,PPG公司總部設在美國,在加拿大銷售的汽車玻璃有95%是由美國進口,其在加拿大注冊的工廠產量只占銷售量的5%。   2001年底,加拿大國際貿易法院接納了PPG公司的申訴,向包括福耀在內的中國汽車玻璃行業(yè)發(fā)出反傾銷調查的通知。   據有關報道,2002年8月30日,經加拿大國際貿易法院(CITT)裁定,來自中國的汽車玻璃在加拿大的銷售不構成侵害。該案勝訴后,原先加拿大海關及稅務總署(CCRA)終裁福耀玻璃24.09%的傾銷關稅得以減免,僅此一項就為福耀公司帶來1000多萬的利潤。 軸承:中國球軸承反傾銷勝訴 2002年2月13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和美國商務部(DOC)接到了美國軸承制造商協會(ABMA)提出的申請,對來自中國的球軸承產品及其零件進行反傾銷調查。 球軸承是在機械工業(yè)和交通運輸業(yè)等諸多領域中應用十分廣泛的機械零配件,是我國年度對美出口超過1億美元的大宗機電商品之一。ABMA提交的反傾銷調查申請涉及我對美出口商品金額超過3億美元。這是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僅僅兩個月后,美國ABMA利用“反傾銷”這一世貿規(guī)則允許的貿易保護手段,第一次試圖阻擋中國產品。中國球軸承企業(yè)一旦敗訴,將要面對17%至246%的反傾銷稅,而且此后每年都要接受DOC對此案的年度復審,由DOC再次裁定年度反傾銷稅率。因此敗訴也就意味著中國球軸承企業(yè)將被逐漸擠出美國市場。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隨即作為中國輸美球軸承全體出口廠商的代表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應訴。 2002年4月29日,USITC作出肯定性初裁判決。委員們認為,盡管在本次調查的初裁階段有很多證據顯示,受調查產品有可能未必對美國內行業(yè)造成損害,但是他們也不能得出下述結論,即這些證據已經滿足在此初裁階段就作出否定裁決的法定標準。USITC的五位委員的投票結果是3:2,中方以微弱的劣勢惜敗。 2002年4月10日,美國商務部進行了第一次的問卷發(fā)放,對中國軸承生產企業(yè)的情況進行摸底。浙江新昌皮爾軸承有限公司、萬向集團公司、寧波慈興集團(后來在中方的一再敦促下,美國商務部追加)等三家為抽樣企業(yè),另有環(huán)弛、金鵬等45家提交SECTIONA答卷的企業(yè)被美國商務部授予了獲取加權平均稅率的資格。 經過長達140天的調查,2002年10月15日商務部公告,皮爾、萬向和慈興三家抽樣企業(yè)的單獨稅率分別為:2.39%,39.93%和32.69%。45家中國企業(yè)獲得加權平均稅率22.99%,其他所有未參與本次調查的中國企業(yè)稅率為59.3%。 但是,中方發(fā)現美國商務部在計算中出現了重大錯誤,并進行了質疑。2002年11月20日,商務部再次公告,對初裁結果進行修正:皮爾、萬向和慈興的單獨稅率分別為2.39%,2.50%和2.32%;45家中國企業(yè)的加權平均稅率2.41%;其他所有未參與本次調查的中國企業(yè)稅率仍為59.3%。 2002年11月和12月,商務部官員對皮爾、萬向和慈興三家公司進行實地核查,并于2003年2月27日公告了傾銷調查的終裁結果:皮爾、萬向和慈興的單獨稅率分別為8.33%,7.22%和0.59%;45家中國企業(yè)的加權平均稅率7.8%;其他所有未參與本次調查的中國企業(yè)稅率還為59.3%。 面對美國商務部公布的稅率,中國企業(yè)將很難繼續(xù)對美出口,而且美國進口商的下單頻率和數量都已經開始減少。為了避免中國的軸承產業(yè)陷入年復一年行政復審的泥潭,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中方唯一的出路就是在USITC終裁階段爭取無損害結果,這也是本案最后的機會。 在2003年3月6日舉行的USITC產業(yè)損害調查聽證會上,中方及時調整策略,以大量無以辯駁的觀點和證據,對ABMA進行了有力地反擊。事實表明,中國球軸承產品既沒有對美國造成產業(yè)損害,也不存在損害威脅。 2003年4月4日凌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以4對0絕對多數認定中國球軸承沒有對美國軸承工業(yè)造成任何傷害,中國輸美球軸承傾銷案不成立。至此,這場對中國球軸承產品反傾銷訴訟案,以中國機電商會機械基礎件分會的完勝而落幕。    剎車盤:30多家企業(yè)在美國享受零稅率 中國是國際貿易大國,但受技術水平的影響,汽車零部件的出口不占主導地位,而且出口產品大多是技術含量低、勞動力密集型和原材料密集型產品,其中剎車盤是重要一項。 由于剎車盤的工藝主要是靠鑄造完成,不屬高科技產品而且制造過程中污染相對較大,像美國這樣的發(fā)達國家,很少自己生產,其國內市場主要靠進口。 1996年以前的一段時間,中國的剎車盤和剎車鼓產品曾經在美國市場賣得風風火火,那時,出口商忙不迭地接訂單,制造商加班加點趕任務,市場好得出奇。廠家紛紛看好這種產品的市場前景,很多企業(yè)投入巨資增添設備,擴大生產,希望能在這火極一時的市場上分一杯羹。 然而,好景不長。美國的反傾銷來了,25家生產企業(yè)和出口商被美國相關制造商上訴,并分別被處以從零稅率到43%的平均稅率乃至86%的高稅率。雖然剎車鼓最后沒被判“極刑”,但剎車盤則難以幸免。 這樣的處罰結果是企業(yè)難以承受的,按一位老總的說法:“被反了傾銷,損失大得真是沒法說,慘極了!”很多企業(yè)的市場主要是出口,而現在,出口做不下去,國內市場又極為有限,結果可想而知。據悉,在被指控的25家企業(yè)中,有不少因為沒了出口市場而破產,有的處于癱瘓狀態(tài),有的則元氣大傷。 5年前在幾家剎車盤企業(yè)被反傾銷時,他曾勸過其中的幾家去應訴,但幾家企業(yè)都不以為然?,F在,這幾家要么已垮掉,要么生存艱難。 國內一些企業(yè)對國外的反傾銷調查缺乏積極的應訴意識,而國外反傾銷法規(guī)定,如果涉及企業(yè)不應訴,負責案件審理的部門可以直接作出缺席判決。在5年前的剎車盤反傾銷案中,有8家企業(yè)被判零稅率,有些企業(yè)本有勝訴的希望,但大多數企業(yè)沒應訴,結果企業(yè)在高稅率面前無法再出口,而應訴企業(yè)則有不少獲得了成功。 一位知情人士介紹說,盡管美國對中國的剎車盤產品實行了反傾銷,但近年中國的剎車盤對美國的出口量不但沒減少,反而有大幅度的成倍增長,有的企業(yè)僅去年出口了3000個集裝箱。目前,我國有30多家剎車盤出口企業(yè)在美國市場上是零稅率. 來源: 中國汽車報